返回

奋斗在五代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六章 英雄所见略同
    李延庆心不在焉地吃完了寿宴,踏上了回程的马车。

    回客栈的路上,李延庆靠坐在软塌上,闭目养神,陷入了深思。

    赵家与符家的密切关系,然出乎李延庆的预料。

    按理来说,似赵家这样的新贵,不太可能与符家有多少交情。

    而且按照李延庆目前所掌握的情报,符家与赵家往来也并不密切。

    可事实摆在眼前,符彦卿对赵匡义的态度亲切无比。

    难道说,符彦卿要将小女儿嫁给赵家?

    脑海中刚冒出这个猜想,李延庆当即就将其否定掉:

    不可能。

    赵匡胤与赵匡义这两兄弟皆已成婚,而赵家老四赵光美今年才十岁,远未到成婚的年纪。

    如此看来,那就是如流星般崛起的赵家得到了符彦卿的看好。

    难道。符彦卿将筹码压在了赵家身上?

    这可不是个好消息......李延庆睁开眼,挑起身侧的窗帘,窗外是缓缓倒退的大名府街景。

    享受了一阵初秋的凉风,李延庆的思绪重回当下,他很快发现了一丝不对劲。

    如果符彦卿真的将筹码压在了赵家身上,他怎会在众目睽睽之下当众对赵家释放善意?

    而起还是在郭荣“重病”的当口。

    这不是将赵家放在火上烤吗?

    事情开始变得奇怪起来了......李延庆发现自己有些看不懂事态的变化。

    思绪流转间,马车回到了贺氏邸店。

    李延庆在大堂喝了口茶的功夫,王延训也返回了邸店。

    王延训一进门就就问道:“李兄,你我何时回开封?”

    李延庆替王延义倒了杯热茶:“随时都能走,你要愿意,现在都行。”

    王延训坐到李延庆对面,接过茶杯:“那就明早出发,这大名府我早就待腻了。”

    李延庆自是从善如流:“依你的,明早出发。”

    在大名府收集了各节镇代表的意见,李延庆需尽早赶回郓州与父亲面谈。

    王延训喝了口热茶,不急不忙地说道:“果然如你所预料的那般,魏王并未急着嫁女,可他与赵家的关系未免有些过密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王家地位很高,祝寿时王延训就排在赵匡义后两位,符彦卿与赵匡义的对话他一字不落听了个。

    “我觉得这事处处透着矛盾。”李延庆说出了自己的猜想。

    王延训一拍桌道:“英雄所见略同,我也觉得这事挺矛盾的,若魏王真想与赵家交好,又何必当着一众使节的面?我看这完就是在坑害赵家。可若说符家有意要坑害赵家,这又说不过去,他符家与赵家风马牛不相及,魏王哪来的理由坑害赵家?我宴席上一直在思考此事,但终究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李延庆提起茶壶替自己添茶:“一桩小事罢了,没必要费太多精力,静观事态变化即可。”

    王延训狡黠一笑:“我自是不急,要急也是你急。”

    作为远离京中旋涡的地方势力,王家一向是骑墙派,京中无论发生什么,对王家都不会有多少影响。

    就算开封城头变幻大王旗,王家也只需向新帝效忠即可。

    王延训之所以愿意与李延庆往来,是因为他看重李延庆的为人,愿意与李延庆交个朋友。

    李延庆淡然自若:“我是真不急,等着看好戏就是了。”

    赵家被符家架上了火炉,京中自然就有人来料理赵家。

    比如郭荣,又比如王朴。

    郭荣岂会坐视军中重将与封疆大吏沆瀣一气?

    王朴本就不满赵匡胤专权殿前司,如今良机送上门他又岂会置之不理?

    一场好戏即将在京中上演,李延庆恨不能插翅赶回京中吃瓜。

    ......

    大名府波云诡谲,京中的赵匡胤已经准备对王朴动手了。

    赵匡胤并不知道大名府发生了什么,但他知道,若是不能尽快除掉王朴,那他就会被王朴给除掉。

    禁军的长官被外放为节度使,就意味着失势。

    在这风云变幻莫测之际,赵匡胤可不想轻易离开京城。

    在不远的将来,或许就有天大的机遇在等待着他。

    当然,对王朴动手的风险很大,大到能葬送整个赵家。

    但赵匡胤愿意承担这个风险,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身后有禁军里忠心耿耿的部将,也有义结金兰的异性兄弟,甚至还有高深莫测的魏相。

    夜幕降临开封,赵匡胤身着不起眼的棕色常服,从侧门进入了魏府。

    魏仁浦刚吃过斋饭,正在书房里读书,听闻赵匡胤来访,当即出门迎接。

    在院中见到赵匡胤后,魏仁浦当头就问道:“元朗,你下定决心了?”

    赵匡胤斩钉截铁:“是,还请魏相助我一臂之力。”

    “很好。”魏仁浦脸上露出欣慰的神色,转身道:“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