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真的是演员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三十七章 发行
激动。

    来接顾君他们的是华夏发行团队在蓉城的团队。

    华夏发行名叫做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

    是我国第二家拥有进口影片国发行权的机构,另外一家就是国内最强的中影。

    华夏电影从体量上论是比不过中影的,权利也不如,但它在国内也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它是股份制企业,最大的股东是广播电影集团,第二三股东是中影与上影,剩下的16家相关联的单位也是国内有名有姓的院线。

    发行公司的强势可以带来更多的院线排片,同样也代表了他们会取得更多的票房分成。

    按照国内的票房分成规则来说,不管你的票房是十亿还是十元,国家会直接扣掉3%作为电影专项基金,5.5%的税款。

    这部分8.5%,影院、院线、片方都见不着钱,直接被划走了,自然就不用算。

    剩下的91.5%才可以算作是可分账票房,其中分账方有四家,影院50%,院线7%,中影数字提留1-3%的发行代理费。

    剩下的40-42%则是制片方与发行方的收入,一般是40%。

    发行方会收取3%-7%的分账票房作为发行代理费用。如果由发行方预付宣传费用的话,则会收取5%-10%的发行费用。

    如果发行方承诺发行保底、买断发行、预付制作费用等方式,将收取更高的发行代理费用。

    第一种发行方式与第三种都不太常见,更多的是第二种,发行公司收取的比例一般是7%。

    40%-7%,剩下的33%则是制片方的分成。

    但也是不是一定之数,如果是老谋子这种大导演,院线与发行方都会为了争取排片率才降低分成。

    虽然这个比例只有1%-3%,但当它的基数上升到亿乃至数亿数十亿票房的时候,也相当的客观。

    同理,如果导演的名气不足,就需要给院线与发行方更多的分成数额来获得更多的排片率。

    比例也在1%-3%左右,这是一种潜规则,就像《明星的诞生》就会以10%这种最高的分成方式与华夏签订合同。

    这3%比例当然不是发行方独占,他们会以此为敲门砖与各地的院线乃至较大的影院去协调更多的排片。

    以《明星的诞生》为例,票房一亿的话,回收的票房回款仅为30%,也就是3000w。

    发行公子拿更高的分成,代表他们要做更多的工作。

    今天来接机的只有一男一女两人,男的叫宋年,是华夏影视驻蜀省的负责人,蓉城+渝都以及省内的其他院线的协调工作都有他负责。

    女的是叫张钰,是发行人员,负责为剧组成员购买机票、租车、预订酒店,还要制定路演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