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就是化妆品达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章
造成了肤质变异现象。医生很无奈地告诉病患,不要再继续使用了。医生们苦中作乐的闲聊,认为DIY的流行也好,创造了不少上门求救的病患,让皮肤科有更多生意可做。

    我相信更多DIY保养品的使用者,没有因为使用自己动手做的产品而过敏,会过敏出问题的仅是少数个案。我也相信推动DIY保养品的专家们,确实花了很多时间,研究自己开发的DIY处方的护肤实效。但我仍质疑,部分DIY专家并不是DIY产品的使用者,因为开发处方是可以写书、写专栏、做节目,甚至用之做生意的。

    回归真天然,了解真需求

    尝试DIY保养品的人,一定有个理由充分的原始动机。

    ◆为了省钱?不愿意当被化妆品公司诈财的肥羊。

    ◆崇尚天然、无添加。

    ◆可以量身订做自己肌肤需要的保养品。

    ◆认为加了什么、加了多少,都清楚明了,安心、安。

    ◆ 超敏感肌肤,找不到适合的品牌使用,只好D I Y自我救济。

    ◆新鲜好玩。

    DIY保养品有些必然风险,分别是"肌肤安无人把关"风险、"皮肤出问题索赔无门"风险、"无售后服务"风险、"无原料质量保证"风险、"产品无保养价值"风险、"DIY成品变质变味、无法退货"风险、"不保证有用好用能用适用"风险。所有的风险,DIY者必须一概承受。

    前面提到DIY的风险指数节节升高,原因在于原料比重越来越偏向商业来源的化工原料店。这些来自工业批量生产的原料,即使是芦荟萃取液、熏衣草花水、甘草萃取液都已经含有相当的防腐剂了,跟DIY一族的"安安心"的理念是必然有冲突的。

    此外,了解肌肤真正所需是非常重要的。目前,DIY族中,25岁以下的女性占极高的比例,而其实这个年龄层需要的,只是保湿。高效保湿的真谛,与擦高浓度的透明质酸(玻尿酸)并不等同。高年龄群体,难从DIY里找到肌肤的春天。

    低年龄群体,肌肤什么都不缺,各种功能的DIY保养品,其实并无很大的差别。

    DIY,看似美丽的陷阱(2)

    DIY的商机,不会因为我个人的担忧而受到影响。DIY的嗜好者,几乎是从高中、大学开始,必然经过两三年的新鲜、好奇、尝试、失望之后,才会收手不玩。

    我知道,表达上述种种不赞同是会得罪很多人的,甚至更因此要失去部分依附DIY赚钱的朋友。但是,若能因为这篇文章引发DIY一族的反思,让大家用更理智的角度去看DIY的价值,成为少数人臭骂的箭靶也不足畏惧。

    达人叮咛

    ◆降低风险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力行天然素材D I Y。家中现成的葡萄糖、蜂蜜、味精,都是无防腐剂的保湿材料。

    蛋白+绿豆粉用来敷脸可以清洁毛孔,蜂蜜+精油拿来泡澡可舒筋活颜,用来做菜的橄榄油、葡萄籽油卸妆安又好用,还原D I Y的天然原味,才不会导致过敏、不会惹争议。

    别让自己成为"敏感分子"

    常会在电视新闻节目上看到一些个案,医生在媒体采访时说该病患是因为"化妆品使用不当造成皮肤炎、皮肤过敏反应"。

    一些电视媒体也揭发过市面上的防晒产品大量使用二苯甲酮类(Benzophenones)化学防晒剂,一种环境激素,会刺激皮肤,也有致癌的风险。

    从新闻画面上看到有消费者向媒体报料,使用某品牌保养品后造成严重蜂窝性组织炎,造成愈后光敏感的后遗症。

    正常使用化妆品,会弄到过敏、严重皮肤炎,其真正的症结何在?大家都很想弄个明白,谁也不想成为受害者。因为问题不说明白,不只消费者有过敏的恐慌,奇 -書∧ 網连化妆品制造业都要背负无辜的罪名。

    抓出化妆品里的五个致敏源

    因使用化妆品而导致的过敏,有以下几个情况。

    1活性成分浓度太高。

    活性成分浓度偏低的产品,不适现象自然少。所以,很多的过敏情况是发生在高活性保养品的使用上。一般平价的保养品,反而这一类问题的发生率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