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章
    本章一开始,想象参加自己的丧礼,就是一种扭转思维模式的方法。现在请试着写下理想的一生,愈详细愈好。你不妨和配偶在脑海里描绘结婚20周年以及50周年的情景,两人共同计划未来,讨论理想的婚姻关系什么样。你也可设想退休后的情形,希望有怎样的成就与贡献,退休后又有什么计划。

    尽量敞开心灵去想,掌握每个细节,并且投入所有的情感与感觉。

    我曾经在大学课堂上做过类似实验,要求学生假设自己只剩一学期的生命,该如何好好把握这最后的学习机会。经过一番省思,学生有不少新发现。于是我要求他们以1周的时间,从这个角度来检讨自己,并逐日记下心得。

    结果,有人开始给父母写信,表达对父母的爱;有人则与感情不睦的手足和好,所有这一切都发人深省。

    运用想象力来挖掘内心深处真正的感觉,是人人都会技巧,只是每个人的体会不同。凡是肯用心去追根究底的人,必然对生命充满虔敬,对人生诸事都能从大处、远处着眼。

    心灵演练:想象与确认

    在驾驭想象力的同时,我们应进行心灵演练(visualization)以获得确认(affirtion),使实际生活更符合理想的人生目标。

    心灵演练包括:针对个人、积极、立即行动、富有感情等要素,还必须是可预见的。例如:“发现子女行为不当时,我能以智慧、爱心、坚定的立场与自制力(积极的表现)加以应对(即立即行动),我(个人)内心深感欣慰(富有感情)。”

    你不妨每天抽出几分钟,在身心完放松的情况下,模拟各种可能出现的状况以及适当的反应,脑海中的影像愈清晰愈好。你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会逐渐转变,最后终于能完控制情绪,冷静应变。

    这个方法我曾应用在我儿子西恩身上。他在高中时是美式足球队的四分卫,当时我开始教他如何放松自己,运用想象力来加强临场应战能力。

    有一次,他抱怨常常会莫名其妙地紧张。细谈之下,我发现他脑海中浮现的总是千钧一发的时刻,无怪乎精神紧张。于是我教他利用心灵演练,在压力最大时,保持心平气和。

    加菲尔德(Charls Garfield)博士曾对竞技运动和企业方面的佼佼者有过广泛研究,他的一个重要发现是,世上有许多顶尖人物——包括一流运动员,都长于这种心理准备功夫。所以,在参与重要谈判、上台表演或面对困难冲突以前,不妨参照以上范例多加演练。直到胸有成竹,产生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勇气。

    许多古老的宗教也采用同样的方式,只是名称略有出入,如静坐、祈祷、各种祭典、献礼等等,都诉诸良知与想象力。

    心灵演练的威力无穷,但必须以品德及原则为基础,否则就会误用滥用。若是用于追逐功利,心灵演练虽然可以助人达到目的,却无法带来内心的安宁。

    第二部分 个人的成功:从依赖倒独立第四章习惯二:以终为始(五)(1)

    确定角色和目标

    人生在世,扮演着各式各样的角色:为人父母、妻子、丈夫、主管、职员、亲友,同时也担负不同的责任。因此,在追求圆满人生的过程中"奇"书"网-Q'i's'u'u'.'C'o',如何兼顾局,就成了最大的考验。顾此失彼,在所难免;因小失大,更是司空见惯。

    考虑到这一点,在撰写使命宣言时,不妨分开不同的角色领域,一一订立目标。在事业上,你可能扮演业务员、管理人员、产品开发人员的角色。在生活中,你或许是妻子、母亲、丈夫、邻居、朋友。其余政治、信仰方面的种种角色,也都各有不同的期待与价值标准。

    以下是一位企业主管的人生目标:

    我的使命是正正当当地生活,并且对社会有所贡献。

    为达成这一使命:

    我有慈悲心——拥抱人群,不分贵贱,热爱每一个人。

    我愿牺牲——为人生使命奉献时间、精力、金钱及才华。

    我以身作则——以身教教导人为万物之灵长,可以克服一切困难。

    我有影响力——所作所为会使他人的生活改善。

    以下是达成人生使命过程中的各种角色的扮演状况:

    丈夫——老伴是我这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我们同甘共苦,携手前行。

    父亲——我要帮助子女体验乐趣无穷的人生。

    儿子/兄弟——我不忘父母、手足的亲情,随时对他们出手相援。

    基督徒——我信守对上帝的誓言,并为他的子民服务。

    邻居——我要发挥基督之爱来对待他人。

    鼓舞人心者—

    —我是激发群体优异表现的媒介。

    学者——我每日求取新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