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章
不得不去?”

    “我真的没办法不去。”

    “不去会有什么后果?”

    “他们会把我从校队中剔除。”

    “你希望有这种结果吗?”

    “不希望。”

    “换句话说,你为了想待在校队所以要请假,可是缺了我的课,后果又如何呢?”

    “我不知道。”

    “仔细想一想,缺课的自然后果是什么?”

    “你不会开除我吧?”

    “那是社会后果,是人为的。反之,不能加入网球队,就不能打球,那是自然后果。缺课会有什么自然后果?”

    “我想大概是失去学习的机会。”

    “不错,所以你必须两相权衡,做个决定。我知道,换了我,也会选择网球队,但请决不要说你是被迫这么做。”

    最后这个学生当然还是参加比赛,但却是出于自己的选择。

    行动胜过“感觉”

    推诿责任的话语往往会强化宿命论。说者一遍遍被自己洗脑,变得更加自怨自艾,怪罪别人的不是、环境恶劣,甚至与星座也有关系。

    我曾碰过这么一位男士,他说:

    “你说得很有道理,可是每个人的状况不同。你看我的婚姻,我和太太已经失去了往日那种感觉,我真的很担心,或许我们已不再相爱,这该怎么办?”

    “已经不再有爱的感觉了?”

    “是的,可是我们有3个孩子,真叫人放心不下,你可有什么好建议?”

    “去爱她。”我说。

    “可是我告诉过你,我已经没有那种感觉了。”

    “去爱她。”

    “可是你不了解,没有了感觉如何爱?”

    “正因为如此,你才要去爱她。”

    “可是我办不到。”

    “老兄,爱是一个动词,爱的感觉是行动所带来的成果。所以请你爱她、关心她、照顾她……你愿意这么做吗?”

    在所有进步的社会中,爱都是代表动作,但消极被动的人却把爱当做一种感觉。好莱坞式的电影就常灌输这种不必为爱负责的观念——因为爱只是感觉,没有感觉,便没有爱。事实上,任由感觉左右行为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积极主动的人则以实际行动来表现爱。就像母亲忍受痛苦,把新生命带至人世,爱是牺牲奉献,不求回报。又好像父母爱护子女,无微不至,爱必须通过行动来实现,爱的感觉由此而生。

    关注圈与影响圈

    从一个人对周遭事务关注范围的大小,以及发挥影响力的意志强弱,也能判断态度是否积极。每个人都有一些关注的问题,包括健康、子女"奇"书"网-Q'i's'u'u'.'C'o'、事业、经济状况或世界局势,这些可归入“关注圈”(cirbsp;of )。其中,有些是个人可以掌握的,有些则无能为力。把个人可以控制的事圈起来,就形成“影响圈”(cirbsp;of influence)。

    第二部分 个人的成功:从依赖倒独立第三章习惯一:积极主动(三)

    着重于“影响圈”的人,脚踏实地,不好高鹜远;把心力投注于自己能有所作为的事情,所获成就将使影响圈逐步扩大。

    反之,消极被动的人神贯注在“关注圈”,时刻不忘环境的种种限制、他人的种种缺失,徒为无法改变的状况担忧。结果是怨天尤人、畏畏缩缩,受迫害的感觉日益强烈。由于着力方向错误及由此而生的副作用,影响圈便会缩小。

    前面曾提到我的一个儿子在学校适应不良,我与桑德拉都很担心他不如人,受人轻视,这些都属关注圈之内。起先我们把部心力投注其上,完处于被动,反而增添忧虑无助以及孩子的依赖心。

    后来我们转移目标到影响圈,产生了积极效果,不但改变了我们,最后也影响到孩子。因此我们不必担忧外在条件,只要反求诸己,就足以化阻力为助力。

    由于每个人的地位、财富、角色与人际关系不同,在某些情况下,影响圈可能大于关注圈。这反映出此人自私浅薄,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受制于人。

    影响力的发挥固然有其轻重缓急,无法完脱离关注的目标。不过积极主动的人,关注圈应与影响圈不相上下,如此影响力才能做最有效的发挥。

    别让问题制服了你

    根据自

    主程度的高低,人生的问题

    可分为三类:个人可直接控制(与自身行为有关);个人可间接控制(与他人行为有关);无法控制(已成过去或客观环境使然)。积极主动的人对影响圈中的这三类问题,都有应对之道。

    ●可直接控制的问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习惯,这是我们绝对做得到的。本书第二部分“个人的成功”中讨论到的习惯一、二、三即属这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