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袁世凯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章
然永远热中,但也始终犹豫。而杨度等喽啰不知老人心事,但知疯狂拥戴,推得衰迈老人上车,勇往直前,从不后顾,而心事重重之后座老乘客,则频频煞车减速(余见美制配有避弹玻璃的保险轿车,后座都装有煞车,以防司机之暗算),以策安。余曾于袁大总统的起居注中,按日细计之,老乘客在后座煞车减速,盖不下十余次之多也。

    袁氏最大的一次煞车,盖发生于一九一五年九月六日。其时参政院已一致票决拥戴。十三太保亦正持袍以伺,预备就把假惺惺的皇帝候选人,拖入宝殿,来个黄袍加身了。忽然内府传谕,说大总统有话要说,并嘱杨士琦代为宣读,似对十三太保浇盆冷水。盖传闻大总统已正式决定,拒绝推戴。连反对帝制的参政院长、副总统黎元洪,亦自退隐之处,赶来听讲,咸以帝制运动盖可告一段落矣。谁知只是后座煞车一次,候选皇帝并未下车也。杨士琦传谕说,作为中华民国大总统,袁公有维持共和国体的责任。接着便强调说:「本大总统所见,改革国体,经纬万端,极应审慎,如急遽轻举,恐多窒碍,本大总统有保持大局之责,认为不合事宜。」可是最后还是拖个尾巴。说国民请愿要更改国体,也为的是「巩固国基,振兴国势,如征求多数国民之公意,自必有妥善之办法」。见一九一五年九月七日「政府公报」换言之,如经过一个「国民会议」,或「国民代表大会」一类机构之公决,那自当别论,如是则「本大总统」也未始不可考虑也。

    这条狐狸大尾巴拖得十分巧妙,也十分明显。果然三个月之后,经过「国代表大会」,各省一千九百九十三人之票决,改变国体,推戴袁公为中华帝国皇帝,这个「多数国民之公意」,由参政院作为国总代表,于十二月十一日,三呼万岁之后,袁大总统就于十三日正式接受拥戴,做起中华帝国的洪宪大皇帝了。

    袁世凯晚年之做皇帝,和汪精卫晚年之做汉奸,异曲同工,都是一失足成千古恨。流芳百世,和遗臭万年,契机只在一念之间。悲夫!(一九九八年十月二十八日于北美新泽西州)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